释放青春的光芒

通过自身的努力拼搏,自己从一名一线的生产者成长为一名一线的生产管理者。然而,知识的匮乏让自己在工作中困难重重,同时必须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。我暗暗下定决心,我一定要读书!

       2008 年7月的一天,偶然路过上海电视大学浦东新区校门口,“为了一切学习者,一切为了学习者”这两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,电大的免试入学和学习的灵活性,特别适 合事业、家庭、学习须同时兼顾的我,怀着一份求学的心情,37岁的我毅然在上海电大浦东新区分校报了名(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)。光阴荏苒,岁月如梭。不知 不觉中我的大学生活已经度过了三年半了(大专毕业,本科在读)。回首往昔,感触颇深。

       走进大学校园,才发现自己来晚了,同班的同学大都是80、90后的同学,几乎都比自己小十几岁。比起他们来,自己离开学校二十年,记忆力差,理解能力相对较 弱,学习的困难可想而知。但自己知道:学习是一个学生最神圣的职责,我不曾忘记过这句话。繁忙的工作占用了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,学习、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就 成了我必须处理好的一大问题, 我自知与其他优秀的同学相比,自己的底蕴还不够深厚,所以,我一直都抓紧所有能利用学习的时间去学习。在单位里我是一名中 层管理人员,平时上班,繁忙的工作压力让我透不过气,白天的工作时间只有午休有时间(11:30—14:30),于是每天我就放弃午休,抓紧时间吃饭和处 理一些紧急事务后,剩余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就用来学习。晚上公司还要经常开会到十点钟以后,每次回到家中,妻子和孩子都已睡了,我轻手轻脚打开电脑学 习、做作业,因为基础差和能力的问题,经常要学到到半夜甚至一、两点钟,有时妻子半夜醒来看我还在学习,很不解的问我:“你这样不累吗?”我笑着对她说: “没办法,我的底子不好,只有努力地学习,俗话说,勤能补拙嘛。”因为我坚信天道酬勤,我的付出是值得的。生活不会亏待每一个辛苦付出的人!经过我的努 力,我证明了自己并未因繁重的工作而耽误学业。

       刚 步入电大不久,我被班主任薛老师选为08秋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班长,在担任班长期间,积极配合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做好思想、教学工作,及时将同学的需要反映给 老师,急同学之所急,做同学之所需,当好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助手,在老师和同学之间起到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。第二学期,同学们多数反映《程序设计基础》 这门课比较难,我也不例外。上了几堂课后,我发现班上的郑雄华同学工作是做程序的,这门课有基础、学的很好,于是我就和他商量,利用QQ群,让同学们在网 上交流学习这门课的方法,不懂得在网上提出来,让他解答;在课堂上,让他协助任课老师一起解答同学们的问题,并得到任课老师刘琼的好评。经过一段时间,同 学们很快掌握了学习方法,学习变得轻松。在平时,与班级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学习关系,互相帮助,通过QQ、网络把学习资料和复习资料与大家分享。当班级有的 同学因为学习遭受挫折时,多次与同学沟通,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鼓励同学克服困难,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大家对集体的认同感。另外,我还积极组织同学们 利用各自的学习小组,让同学们在一起探讨好的学习方法,互帮互助,使更多的同学共同进步。通过自己的努力:

       2009年  获得上海市电大优秀学生干部奖

       2010年  获得上海市电大浦东分校学习积极分子

       2010年  获得上海市电大浦东分校“魅力学员”称号

       我经常对自己说这样一句话:不要总试图去超越别人,只要能够超越自我就是第一步的成功。

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,学习的提高和能力的提高并重才是电大培养人的方式。通过在电大的学习,自己在工作中越来越轻松,并且注重多方位思考、全方位 锻炼自己。其中《办公自动化》和《管理学概论》这两门课对我帮助最大。通过《办公自动化》的学习,使自己在word/excel的运用更加熟练,大大减少 了我坐在电脑前的时间,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和学习。同时,利用所学的word/excel知识,在工作之余,对公司所有的原材料(钢材)进行 整理、优化、合并,优化、合并原材料(钢材)型号37项,并以书面和电子表格的形式提交到研究院,得到公司研究院院长的首肯和批准,同时为商务采购提供了 便利,缩短了采购周期,同时仓库也减少了管理难度和钢材的堆放场地;另外,通过《管理学概论》的学习,发现其中有“SWOT分析法”、泰罗的“生铁搬运实 验”以及“霍桑实验”等等科学管理理论都是和如今的工作是有联系的。于是,我经常和我的领导去沟通,经过一段时间,他也逐渐认同我了。我还将我们任课老师 王老师给我们上课用的PPT给他看,他看后觉得非常好,经常在开会的时候让我谈谈对生产管理的看法,并让我将PPT和资料中的案例整理一下,和车间的生产 管理人员一起分享、学习,从中吸取经验。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学习,车间的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。知识的不断积累,让我的思维更加活跃。在工作 中,我积极思考,并带领车间的员工不断进行生产改善:

       1.利用钢材余料进行工装模具的设计,提高了零部件的表面质量、员工的工作时间由原来的5.5小时/台套,下降至1.5小时/台套;

       2.公司部分零件由于使用量大,生产周期长,一直被制定为采购件。于是我带领车间员工,利用冲床进行自制加工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同时每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5000元左右;

       3.带领车间员工修废利旧,每月降低生产成本13000元左右;

       4.建议将零件的加工工艺由原来的车、铣改为机器人切割,一台400T的履带板生产成本由原来的3700元,降至1000元左右,加工时间由原来的462小时/台套,下降至103小时/台套。

这些工作看是细小,但你如果不去观察,是不会被发现的,但你发现了,你就能每月为公司降低生产成本2—3万元,一年就是30万元左右啊。

       通 过电大的学习,自己不仅学到了知识,还学会了学习的方法。古人云: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。电大让我学会了“渔”,让我学会了自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。我 年龄偏大,记忆力不好,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,所以,我的学习以理解为主,记忆为辅,不懂就问,实行一看(看书)二理(理解)三问(不懂就问)。这种方法让 我在集团连续两年的知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:

       2008年10月    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   集团“丰田生产方式”知识竞赛       团体二等奖

       2010年 1月    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    集团“安全生产知识竞赛”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团体二等奖

       2010年 1月    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    集团“安全生产知识竞赛”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个人二等奖

      上 海电大“有教无类”的理念给了我再进学校的机会,圆了我的大学梦,我的进步是学校培养,老师教导,同学鼓励的结果。通过两年半的努力以及电大因材施教的灵 活教育方式,2011年1月,我顺利毕业了。大专毕业以后,我没有犹豫,继续报名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物流管理专业(本科)课程的学习。“路漫漫兮其修 远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。学习是艰难的但却是快乐的!知识是物品,只有不断购买,才能使得头脑充实!知识就是力量,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!在未来的学习、工 作、生活中,我将以百倍的信心和万分的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,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谱写美好的明天!